日前,上海市的王女士将一辆挡风玻璃蒙着“此车有毒”字样的高档日系车,堵在上海一日系车4S店门口,声称车厢内充斥难闻气味,并且甲醛超标,要求4S店赔付90万元或更换新车。不过4S店却不认可陆女士的说法,多次婉拒赔偿要求。由于目前车内空气检测并无国家强制性标准,一方不依不挠,一方则疲于应付,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车内空气,还真成了维权难题
车主两次自检: 显示车内甲醛超标
“刚买车时就觉得味道很浓,现在过了两年了,气味还没消散。”7月3日,车主陆女士颇为激动地对记者说,这辆高档日系车购于2011年4月,一直到现在,还是感觉车内有难闻气味。车辆经4S店方多次检查,都说没问题,说如果车主认为车内空气质量不过关,应拿出权威检测结果。
为证明车内空气质量不过关,陆女士在今年3月25日,将车辆送到上海某空气质量检测中心。后又在5月14日,再次将车辆送到上海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检测。其中第一次检测结果为“所测汽车甲醛、苯、TVOC检测结果不符合”。第二次检测结果也为“甲醛超标”。7月3日,陆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两次检测报告的原件,认为这两份文件是维权的最重要依据。
在多次向4S店索赔未果情况下,近日陆女士在车辆的挡风玻璃悬挂上“此车有毒”条幅,并在车侧窗贴上检测报告,然后把车停到4S店门口“展示”。此外,她还让司机戴着口罩,车身悬挂“此车有毒”条幅,在南宁大街小巷“巡游”。如此“雷人”的维权方式,吸引了市民注意。
4S店坚持观点:
检测标准非强制执行
对于车主陆女士连日来的各种形式的维权,4S店负责跟进此事的朱女士向记者表示,目前店方相当重视,并已经向车辆生产厂方报告情况,厂方技术人员也将于近日抵达南宁处理相关事宜。不过,对于陆女士一直认为“极其重要”的两份车内空气检测报告,朱女士表示4S店方并不认可。
朱女士介绍说,首先陆女士第一次选择的检测机构为一家建筑装饰咨询公司,而且其采用的检测标准为类似住宅、图书馆使用的“一类、二类建筑工程污染物指标”。将建筑工程空气污染物标准应用到汽车上,这怎么说都不合理。
第二份由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提供的检测报告,4S店方则认为,该机构检测采用的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(GB/T 27630—2011)并非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,而且该次检测结果也显示,类似苯、苯乙烯等指标,均大幅低于标准值,唯一超标的甲醛含量,其检出值为≤0.135mg/m3,仅比标准指标≤0.10mg/m3高出0.035mg/m3。
7月3日早上,记者与负责该项检测的检测员莫达松取得联系。莫达松介绍说,从检测结果来看,甲醛超标的情况只能说“非常微弱”。
因为对陆女士的两次检测有质疑,4S店拒绝了车主陆女士提出的90万元的赔偿。对于更换新车的要求,店方更表示,陆女士的车辆使用了两年多,行驶里程已经达到4万多公里,肯定是无法更换新车了。最后,经多次协商,店方只愿意以高出市价的方式回购陆女士的车辆。但对于这一方案,陆女士表示难以接受,决定继续维权。
记者调查:
车内空气污染维权路如何走?(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是非强制执行标准)
对于此次维权,车主陆女士坦言身心俱疲,而且花费不少。例如第一次检测,就花了1000多元,第二次检测,则花费了1.2万元。而且整个过程非常繁琐。
上海卫康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介绍说,因为车辆空气检测涉及到一个采样标准,上海目前没有相关的实验室,所以当时车辆是一般检测是根据室内空气检测标准来检测的。按照检测标准,车辆还得经过16个小时封闭,车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,湿度维持在50%左右,然后才进行空气采样,最后回到进行检测。
尽管车主花费大量资金和精力对车辆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,但是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,目前并无国家强制性的车内空气标准。作为检测方,王小建总经理也坦言,测试依据的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(GB/T 27630—2011)标准,的确只为行业性参考标准,并非强制标准。
在此次维权事件中,上海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汽车工商所也介入调解,但因双方分歧太大,最终调解无果。对此,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,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只代表某一次的取样值,并不能代表车辆空气一直不合格,所以也很难断定陆女士的车辆甲醛一直处于超标的状态。所以,建议陆女士最终还是走法律渠道处理纠纷较为现实。